中药药浴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药药浴疗法(简称药浴)亦称“水疗”,属于中医外治方法之一,是在水中加入适宜的中草药,经煎煮后,用中药液趁热洗浴局部或全身,或将其鲜品汁液加于浴汤中作沐浴之用,可防治皮肤类疾病。现广泛用于临床,尤其对于全身性大面积皮肤病,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1药浴的作用机制

药浴具有疏通腠理、经络、流畅气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作用,药浴是用中药煎汤来洗浴患者局部或全身,通过药物及水的特性,使中药在熬煮、加工中,其有效治疗成分充分溶于水中或散发于水蒸汽中,肌体再通过洗浴、浸泡、薰浴等方式使药液作用于肌腠患处,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药浴起到热水浴及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药浴作用途径,一方面通过药物透过孔窍、皮肤直接吸收入血液再输布全身;另一方面经药、浴、热的共同作用,提高皮肤温度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及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对药物的吸收,同时加快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加速清除炎性物质,改善患处的缺氧状况及理化环境。现代研究表明,药浴中药物离子经皮肤黏膜的吸收、扩散及辐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内,提高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浓度,可直接针对病因及病位发挥治疗作用。药液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起到消炎、排浊、止痛的作用。

2药浴常用药物

药浴主要使用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功效的中药,可单方也可复方。利用发挥中药本身的作用及通过浴、热作用使皮疹消退。常用的中药有,如胡君、万雪梅[1]使用香樟木、艾叶、白矾、徐长卿、马齿苋、白鲜皮、苦参、土茯苓、浮萍、苍耳子、蝉蜕、薄荷、防风、荆芥、乌梅、千里光、杏叶,煎汁药浴,2次/d,治疗荨麻疹。毛虎、李冰[2]根据证型,用中药药浴结合窄谱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例,药浴使用中药,血热:苦参、白鲜皮、透骨草、马齿苋、侧柏叶、地肤子、黄连、金银花;血瘀:鸡血藤、肉苁蓉、侧柏叶、当归、生桃仁;血燥:乌蛇、苦参、白鲜皮、当归、金银花。发现中医中药,可科学组方,遵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等治则,结合现代技术,可标本兼治,从多个环节有效治疗银屑病。董冬香、龚丽萍等[3]用该院制作的荆芥、苍耳子、千里光、枯矾、苦参、花椒、艾叶、白鲜皮等治疗慢性湿疹,起到清热利湿、止痒之功效,能减轻慢性湿疹的瘙痒症状,并能清除鳞屑及污染物,提高治疗疗效。

3药浴的种类及皮肤病适应证

3.1种类根据民族特点,可有藏、仡佬、苗、土家、布依、水族、傣、维医等药浴。也可根据用药种类分植物浴、盐水浴、大蒜浴,药草浴等。3.2适应范围在皮肤科中,其主要适应症有银屑病、湿疹、皮肤瘙痒症、黄褐斑、脚湿气、天疱疮、脓疱疮、疱疹、寻常性鱼鳞病、荨麻疹、汗疱疹等。

4药浴的临床应用疗效

胡素娟[4]等人用麦饭石药浴联合窄谱UVB照射治疗银屑病87例,治疗组有效率:88.9%。毛虎、李冰等[2]用同样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率达90.15%。陈晓霞[5]用药浴治疗银屑病80例,治疗组有效率:80.00%。董冬香、龚丽萍等[3]治疗组使用中药药浴治疗慢性湿疹,有效率达97.7%,明显比使用炉甘石洗剂治疗的对照组的81.4%高很多。钟桂春[6]用自制药液水疗药浴治疗小儿湿疹28例,效果显著。罗莉[7]用徐长卿淀粉浴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4例,治疗组采用徐长卿医用淀粉热水浸浴总有效41例(88.6%)。

5药浴注意事项

药浴同内治一样,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浴,选择不同的方药及药浴方法。病变范围小的,可局部洗浴;病变范围大的,可全身洗浴,最关键的是药、热、浴,以出汗为佳。药浴前,应减少大活动量的运动,尤其老年患者,避免强活动后,药浴时突发心脑血管意外。水温宜调至38度~43度,可根据自身对热的耐受力而定,微微发汗即可。药浴时间以10~20min为宜,1次/天,14天为1疗程。药浴后要尽量避免受风寒、潮湿等。为了巩固药浴的疗效,药浴后仍需遵医嘱,按时按疗程服药,特别是强脊炎、类风湿、产后风、银屑病等患者。

6结语

中药药浴远在古代医学就有记载,且一直以来在临床上倍受青睐。在临床的应用中,药浴方法有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且患者的依从性高,是治疗皮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及更广泛的适应证,有待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总结。

转载自《医学信息》









































如何治疗白癜风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wlc.com/tpccs/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