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大般涅盘经略释七
《大般涅盘经》是宣说如来常住、涅盘常乐我净、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义的经典,汉译本作四十卷,经录家列为大乘五大部经之一。此经自法显译出6卷《泥洹经》后,南北朝道生剖析经旨,倡“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说,后道生在庐山大讲《涅槃经》,主张顿悟,听者甚众,成为中国最初的涅槃师。道生则主张佛所说法不出四种法轮(善净法轮、方便法轮、真实法轮、无余法轮),也把《涅槃经》看成是佛说的最高阶段。后僧亮、僧众等也都配合《涅槃经》五味,以区分如来一代教法。隋智顗也以此经义,立五时教(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和天台四教(藏、通、别、圆),以《涅槃经》为“第五时教”和“圆教”。由于各家教判提高了《涅槃经》的地位,讲习此经之风盛极一时。作为佛教的一部经典大经,对我们深入经藏来学习的佛子尤为重要,我们推荐净慧法师年2月对此经的详细讲解,篇幅较长,将分35期刊载,敬请恒心学习请法,终能悟道成佛。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慧法师:《大般涅盘经》略释(七)
佛用诸天一会儿工夫见月蚀月明,天日长、地日短,比喻佛为度众生随顺世间种性,在很短时间内示现生业因缘与成道及入涅盘。
佛用众生喜见明月,比喻佛性纯善清净无垢。佛法为善心之人喜见,恶心之人见而不喜。
佛用春夏冬三季的白天中、长、短,比喻声闻人等见佛如冬日短,菩萨见佛如春日中,佛见佛如夏日长。于未来世,若有人护持此经,开示众生,当知此人是真菩萨。声闻人见此经如冬日怕冷;即自身功德不具足。菩萨行人见佛性常住如春日发芽,必然生根结果,利益众生。
佛用白日见光不见星,比喻佛之三宝真性常住无变。
佛用黑夜彗星,比喻众生见知佛入般涅盘为不祥,闻知佛实无灭度而生忧悲。
佛用日出雾散,比喻此经出世,能灭众生无量无间恶业。世间有此经住世,如佛常住,正法不断、僧宝不减,当多修勤学。此经为无量功德所成,亦名为菩提不可穷尽,故得称为大般涅盘。
这一品内容是,此经能为众生发菩提心之因,唯对佛法生断灭想与不信受的人不能为因;此经开始流布与最后陨没等。
佛说,此经大涅盘光胜诸经三昧所有光明,能入众生诸毛孔,能为发菩提心的因。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犯四重戒与作五逆业的人对佛生断灭想,对佛法不信受的一阐提人,怎么能将此经光明入身作菩提因呢?这样的人与持净戒修善的人还有区别吗?再有,有人于无量佛所闻此经不解其义,怎么一经于耳能断除一切烦恼呢?
佛说,除一阐提外,其余众生皆能为菩提因;听闻此经法音,光明入毛孔的人,一定当得无上正等正觉。听闻此经的人不是福薄之人,于往昔供养恭敬无量诸佛,知诸佛甚深密藏佛性的大事。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未发菩提心的人怎么为因呢?
佛说,若有人说听闻此经后不用发菩提心,就能成就菩提道是诽谤正法。但有人听闻此经后,未发菩提心;如在梦中见罗刹鬼像,心中害怕,听罗刹鬼像说,你今若不发菩提心,就要你命。此人梦醒后,惊恐索命而发菩提心。这样的人,虽即生难以成就,在三途或人天等,经常能心念发菩提心这档事。在此经妙神力作用下,能成就这样人的菩提道。
这里,佛用罗刹鬼像索命作比喻,实则是于偶然中遇此因缘,并深深印入八识田中,于因缘成熟时,自发菩提心。而不是恐吓人,逼迫人发菩提心。
佛接着说,此经妙神力如法雨,能普润利益众生,为发菩提心因缘。唯一阐提,不能得到普润利益。一阐提如发霉种子,虽经千万劫,也不能发芽。这样的人断灭一切善根,即便有机会听闻此经,也不能发菩提心。此经妙神力如明珠放入破四戒与作五逆业众生的浊水之中,水可澄清而发菩提心。而此珠放入一阐提的污泥中,无论如何不能澄清而发菩提心;因非根器而无善心。此经妙神力如药树王,能灭众生一切病苦,能销除一切众生破四戒重罪与获五无间罪等恶业,而敬信修持发菩提心;如妙药不能治必死之人一样,一阐提不能发菩提心。此经妙神力,如众生手外伤敷药得愈而发菩提心。而一阐提如众生手无外伤敷药,无发菩提心因缘。此经妙神力,如金刚能坏一切物品,安止无量众生于菩提道。就如锯掉的废羊角无论怎么坏损也与羊无关一样,不能让一阐提立菩提因。此经妙神力,如马吃枝草,断枝草能续生一样,让虽犯四重戒与作五逆业的人,能续生菩提因。而一阐提如多罗树枝断不能续生一样,不能续生菩提道因。一阐提如断树不生、雨不住空、金刚不容外物一样,必然不能发菩提心。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这样说一阐提有什么法义吗?
佛说,一阐提不能见知真常佛,不能修行贤善之行,不能亲近善知识;认为造作无因果,世间根本就无佛,更不存在佛法等。有智慧的人,见到这样的人必堕三恶道,很可怕。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此法义还有别的说法吗?
佛说,能知忏悔无量劫来造诸恶业,后不复造,诸恶业可消灭;如王者出游正路,盗贼望风逃散,不复再来一样。而一阐提心骄慢,多作恶,不畏惧;又如猴水中捞月,空转六道;有无量众生成佛,而没有一阐提什么事。一阐提不能发菩提心,具体有以下缘故:
一是,一阐提不知佛性真常,见佛入涅盘说,释迦牟尼不也和普通人一样,油尽灯灭吗!见菩萨作善业,诋毁破坏不信,欲置死地而后快。
二是,一阐提身有眼而心无目,不见苦集灭道真谛,而谤佛法。
三是,一阐提恶比丘自称我今是菩萨,不信小乘经典,只信受大乘经典,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缘因,认为众生身中也具足佛的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自称我说法与佛说法一样,破无量烦恼如破水瓶一样简单,瓶破而见佛性。这样的人随文解义,口说佛性而心实不信有佛性,是为利养的恶人。而有智慧的人,如国家驻外使节,宁丧身而不辱使命一样,在众生中广说佛三乘法藏,真常佛性。
四是,一阐提恶比丘住伽蓝清净处,自称是真阿罗汉,是大菩萨,破坏佛清净法。见有人讲佛法,心里嫉妒,说这部经是伪经,那部经是魔说,佛经都是无常法等。毁灭正法,破坏众僧。
五是,一阐提恶比丘说,魔王说法就是没有善巧顺着佛说;如杀人放火做州官,死后业报谁见到,有业报也不过那么一说而已;这就是邪恶之法。
六是,众生听闻此经妙神力如日照莲花开放,悉为发菩提心之因。而一阐提虽有佛性,以无量罪垢所覆业缘,不得妙因,流转生死无尽头。
七是,众生听闻此经妙神力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一样,虽有烦恼终不被烦恼所缚,为作菩提微妙因。而一阐提不是法器,不能为因。
八是,如良医善于用药,能治身、眼疾、小儿、邪鬼、毒胎鬼上身等病,却不能治心病一样,不能去除一阐提邪见心。
九是,佛说诸经禅定三昧能治贪嗔痴三毒烦恼病,而不能治已犯四重戒与获五无间罪的业病,唯有此经妙神力能治;却不能去除一阐提的断灭心。
十是,此经妙神力如良医良药,能治众生一切病,能让盲人复明,能治上吐下泻,女人难产等诸病一样,让声闻、缘觉开发慧眼,让犯四重戒与获五无间罪的人发菩提心。而不能治必死之人和天生盲人一样,不能让一阐提发菩提心。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犯四重戒与获五无间罪极重恶的人,未发菩提心,怎么能作菩提因呢?
佛说,此诸众生虽造业极恶,但临命终时,听闻此经后幡然醒悟,知恶有恶报,心生忏悔。虽报在六道,但唯此一念于心识中作菩提因。此经妙神力,具体如下:
一是,此经妙神力如用药涂鞋赶路,诸毒虫自退,唯毒龙一阐提不能退。
二是,此经妙神力如药涂大鼓,诸众生闻鼓声而贪嗔痴等烦恼渐渐自断,唯一阐提不能断。
三是,此经出世如万粮秋收能安乐众生,悉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唯一阐提无一粮可收,何来安乐。
四是,四众弟子及诸外道,有受持此经、读诵或为人说等,皆为发菩提心因。若再能为犯四重戒与获五逆罪的人和为邪鬼毒恶所持身之人,讲解此经或教人书写此经,信受之人诸恶消灭,邪鬼自去。要知能这样讲解此经之人,是真菩萨。一阐提如聋人不闻其声一样,想听也听不到此经妙典,无此因缘。
五是,诸众生想听闻或不想听闻此经,一旦听闻此经后,众生烦恼之山自崩落;但一阐提不能。
六是,佛先教诸比丘等四众弟子,修学净身,修无我想,逐渐教学其它经典,最后说此经既为已发菩提心的人说,又为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作菩提因;但一阐提除外。
七是,佛以此经为无上船师,驾法船接引众生。但众生也要值遇大般若船,顺风顺水才能到达彼岸。否则,无量劫于六道生死,不能值遇。值遇此经要生奇特想,生清净信,才能安稳过生死海,达彼岸证菩提。
八是,佛示现入般涅盘,如蛇蜕皮,皮退而常住;又如真金作器,于三界化度众生示现种种身,而真身常住无变;再如庵罗树一年三变,开花、结果、落叶,于三界示现三种身,初生、长大、涅盘。而真身真常,不是无常。
佛接着说,"如来密语,甚深难解";如大王身边有智之臣,知大王晨起后一系列的各个环节;一洗,拿水盆;二吃,上食物;三饮,奉水杯;四游,牵马等;是大王的无声语言,比喻佛说的大乘经典。若佛出世为大众说佛入般涅盘,有智慧的人应知,这是佛本真常而说无常相,想教诸比丘等修无常观。若佛说正法当灭,有智慧的人应知,佛本常乐而说苦相,想教诸比丘等修苦观。若佛说我病苦僧坏,有智慧的人应知,佛性真常而说无我相,想教诸比丘等修无我观。若佛说证空的人为正解脱,有智慧的人应知,正解脱是离三界诸有,想教诸比丘等修空观。若佛说一切众生有佛性,有智慧的人应知,是法常住,想教诸比丘等依法修行,若能随顺学的人,是佛弟子,知佛密藏。
甚深佛法,不是世间凡夫识几个字就能释解。
佛接着说,于佛灭度后,若有人不能恭敬此经,此人于大众中无有威德。众生不知自有佛性,而此人误以为众生缺少福德。同时,正法将要灭尽时,多有行恶比丘等不知自有佛性,懒惰懈怠;如痴贼弃珍宝黄金而挑担草木,甚可哀哉可怕。唯有诸菩萨等取此经真实义,不着文字相,为众生解说。
讲到这里多说一句,有的人总有"大海无涯天作岸,登山绝顶我为峰"的感觉,见哪位法师弘法,不知末法时期弘法艰辛万难,居高临下而专作评论家、批评家。自己却空无证悟,妄谈佛理,甚可哀哉怖畏。交流证悟莫攻击,商洽知见莫指责。圣智凡愚自心明,说与不说众生知。
佛接着说,佛入般涅盘后,正法时代的后八十年,此经于世广泛流通。首先有诸恶比丘等众抄略此经,抄前不抄后,抄后不抄前,抄前后不抄中等。然后用此经的某一句去攻击另一部经,指责法师,使众生不知真伪而灭佛正法。这样的人也读诵此经,却是为装门面、装明白,文饰而不知实义;如贫穷牧羊女卖乳,辗转加水,已无乳味。这样的人破坏大乘经典,也是这样作法。此乳虽无乳味,但仍胜诸苦味千倍。如此经虽遭像法、末法,仍是诸声闻经之王,而为上首。
现在,有的人用一句"末法时代魔王说法如恒河沙"去指责法师,谁讲佛法谁是魔,弄得人人不敢弘法而灭正法;要知这样的人,是魔王伴侣。
佛接着说,如世人皆赞叹男身,知女身是世间是非罪恶的住处;女人虽对诸有贪欲无足,但能知自有佛性就是丈夫相;即不知自有佛性的男人也不是真丈夫相,如同女人。知自有佛性的女人,虽是女人也有大丈夫相,如同男人。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我今日才觉得决定通达佛性。
佛赞叹迦叶菩萨说,你今日为随顺世间法故,才这么说。
迦叶菩萨对佛说,我不能随顺世间法,因菩萨知世间法,世俗世论破坏佛法。
所谓,众生恋世多激情,轮转生死浩浮盈。如是顺流背本己,无明神识六道中。学佛入世逆世行,逆世离世非厌世。识破无常因缘情,自度度人大英雄。
佛赞迦叶菩萨说,你今获无上法味,难知已知;如蜂采百花为蜜一样难得。但是,又如蚊子泽水不能润大地万物一样。虽此经于未来世流通,但能信受此经、听闻此经或见到此经者极少,大多数众生无法受益。何况于末法时代的正法灭失时,此经先灭失。那时佛法在此世间已现衰相,将无佛法。
有人问,世间无佛法时会是什么样子?今日的动物世界是。
佛接着说,此世间佛法要灭时,如秋雨连绵,其它大乘经典悉皆灭失。那时,若有人能保存一部完整无缺的此经或大乘经典都如人中王一样稀有,只有诸菩萨隐世才能做得到。
有人问,此经为什么这样重要?告诉诸位,只有依此经才能矫枉人心中的像法、末法,过正还原人心中的正法。早在十几年前,有一位九华山开悟证道的高僧对众弘法时说,大开普度十年后,将有人弘传正法,矫枉过正四众心中的像法、末法。于末法时代中兴正法,最后四众尚不证知是何人。我提醒诸位,要注意当今世上每一位法师讲法,尊重赞叹。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对佛说,纯陀独有疑心。心疑依佛性而真佛常住,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即释迦牟尼佛肉身不真常,我们今日却实实在在地见到了;而佛常住真身今日说有,而我们却没有实实在在地见到。依据此理,诸佛、菩萨、声闻、缘觉都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佛说,"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诸法,无有是处。"四圣位也有差别,也无差别。差别在功德圆满不圆满,无差别在佛性觉与不觉。分别解说,如乳牛种色不一,地域不一,而牛乳白色同一。不一的是业报因缘,同一的是佛性;这是四圣位的本无差别。那佛为什么还说三乘法呢?因为世间诸漏与出世间功德不一样,即功德不一样而有差别;如乳还可加工成乳油、奶酪、乳酥等。又如冶炼矿石成金,金价昂贵。矿石的含金量不一样,矿渣多少不一样而有差别;而同是金矿石的同一佛性,无有差别。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佛还有什么差别呢?虽然这么说有所不妥,但是什么因缘,众生皆有佛性呢?声闻入小涅盘,八万四千大劫,时间有限。缘觉入中涅盘,时间与声闻相同,而法乐环境比声闻天高界好。菩萨入大涅盘,离此三界至佛净土,时间与环境是声闻、缘觉所不能比;菩萨虽入佛净土,但不是自己的净土。佛入般涅盘是入自性涅盘,无所入和不入,只是示现而已。前三圣位怎么不能同佛一样入般涅盘呢?
佛说,佛入般涅盘为入自性涅盘,不是其它圣位可比。大般涅盘为善有,即妙有。妙有自性净土庄严,妙有自性报身圆满,妙有自性化身无量而化度众生。菩萨的妙有有限,声闻、缘觉无妙有。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如酥,佛如醍醐,是同一佛性而又有差别。众生佛性,不是外来,不是后有,各自本具。众生与佛虽是同一佛性,但因觉而智慧与久迷烦恼又有差别。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怎么有人一发心就成佛道,而有的人久发心而不能速成佛道呢?
佛说,有声闻、缘觉、菩萨先于佛前速作誓愿,我当久久护持正法,然后就速成佛道;如商人市场卖宝,愚人不识货而轻笑,见商人吆喝此宝无价后,又是轻笑。还相互说这年代哪有真宝,真好笑。不能速成佛道的声闻、缘觉就如同这样的愚人一样,不识佛宝,而轻视佛道。速成佛道的菩萨,识佛宝而于佛前已作誓愿。同时,于未来世有人因被生活所困等原因出家,心志不稳,邪见不说实话,不精进修行佛法。见闻经中佛为发菩提心的声闻速授记,便大笑、轻慢、攻击等,要知这是破戒,是用世智诋毁佛智与佛法。佛为其速授记,是为坚固其声闻道心,又为护持正法久住。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菩萨怎么得不坏眷属呢?
佛说,勤修精进,护持正法。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众生怎么口唇干焦呢?
佛说,众生愚痴无智,不识常住三宝;既无法水润泽,又于烦恼险路。众生不知佛真身常住,虽有目如盲者。若知佛真身常住者,虽是肉眼,却似天眼,此人久修行于大乘法。若有天眼者,不知佛真身常住,却似肉眼,此人不能修行于大乘佛法。因为,佛常为一切形类,无足有足多足等众生,以一音说法,彼彼异类各得醒悟。所以,佛为一切众生之父母。佛随顺世间如大人对不会说话的婴儿说话,婴儿虽听不懂什么,却为将来会说话、说什么话打下基础。佛为众生说妙法也是如此,为众生将来成就佛道撒下菩提种子。
从迦叶菩萨请法,逐一开示至这里。
有人问,宣化法师讲,佛法灭时《楞严经》先陨没,这里佛怎么说此经先陨没呢?这里不矛盾,此经为声闻经王,有此经在,等于佛正法住世。《楞严经》是菩萨乘的铜轮王,有《楞严经》在,等于佛正智住世。从声闻乘讲此经先陨没,从菩萨乘讲是《楞严经》先陨没。
第七讲完
光明佛坛
已有50余万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wlc.com/tpcby/10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马拉之痒
- 下一篇文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一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