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康运动损伤的中医治疗



前几周曾介绍过想要愉快运动,怎能不了解运动损伤(点击查看),这一次来讲讲中医药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

对于运动损伤,中药、针灸、火罐、推拿等对消除疲劳、治疗慢性损伤有很好疗效。

中药

如果对中药治病的各种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无毒、有毒等方面。

在采用中药疗法治疗运动损伤时,多采用内服药进行治疗,如:云南白药、跌打丸、七厘散、九分散、三七片、红药,这些药都有活血散淤、消肿止痛等作用,多用于较严重损伤的早期、中期或顽固病例。

除此之外,还采用具有理气祛风、活血止痛等作用的木香、红花、延胡索、独活、五加皮、土鳖等中医药材,将其经过加工制成外敷药、外用药酒或熏洗药等,对一些由急性损伤的中后期慢性劳损等进行治疗,有显著疗效。

中药外敷极为方便且操作简单,疗效快,可以根据伤者的伤情酌情增减用药量,再对病患处用弹力绷带进行支持固定,最后再采用中药熏洗和按摩手法相结合进行治疗,一般不会出现后遗症且不影响运动。

针灸

运动损伤在中医被称为伤筋、筋脉受损及经络受阻等。由于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身体局部肿胀,造成的身体疼痛不适,关节肌肉活动不适等症状,这些也是运动损伤的体现。

针灸从由针刺和灸两部分组成,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经络腧穴为施治单位,以针灸刺激为治疗手段的一种方法。腧穴一般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腧穴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联;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可以反映到腧穴,所以对腧穴给予适当的刺激,可以调整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通过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激发经气、改善身体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机体的修复等,且针灸疗法操作简便,对人体无不良反应发生。

拔罐

火罐疗法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吸附在拔罐的部位,通过机械刺激使得局部皮肤充血、淤血,吸出身体内的瘀血及风寒,逐祛体内的湿气和浊物,进而使人体脉络畅通无阻,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简便易行,对陈旧性损伤、慢性劳损和风湿痹痛都有较好的疗效。

在拔罐疗法时负压对皮肤的良性刺激会改善人体体内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的调节功能,促进身体各组织细胞的恢复与再生,从而可以迅速的祛除病患根源,对患处起到止痛、消炎、消肿等作用。

推拿

推拿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作用于机体,以提高身体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法。采用经穴按摩,以指代针对经穴施以点、压、掐、揉;或循经脉的起止方向施以按摩、推拿的补泻手法。

在运动损伤中,对肌肉、肌腱、韧带的部分断裂运用理筋手法,可使损伤的纤维保持接触及愈合。运用适当手法,还可以分离肌腱与腱鞘、肌肉与筋膜的粘连,消除疼痛。伤后或手术后关节粘连僵硬,可进行适当的被动活动,逐渐松解粘连,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对伤后局部组织变性者通过按摩,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使变性的组织得以恢复。

推拿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安全、简便、易行、易于接受,在治疗运动损伤时,可采用推拿和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用滚法、揉法、按法等手法作用于肌肉及人体穴位,自上而下,反复数次,提高治愈率。

一般的处理原则是:急性损伤者48h内采取冷敷、制动、加压包扎等措施.48h后施以力量适中的点和面的摩、揉、搓、按、滚、叩、抓提、弹拨等手法治疗,以消肿散淤、舒筋活血、镇静止痛、恢复功能。对慢性劳损性病者,施以适中或重力量,先以痛点为中心,后大面积地运用摩、推、抹、按、滚、牵拉、抖等手法。

1.运动前采用适当手法对自己进行放松,如按摩可以醒脑、提神、提高注意力,从主观上预防损伤的发生。

2.运动中一旦出现损伤,不可盲目采用一些治疗手法,以免耽误病情。如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前期,不可采用按摩、蒸熏等方法,而应采用冷敷、加压包扎等方法,以使组织温度下降,周围血管收缩,减轻充血现象。

3.在慢性损伤和急性损伤的中后期治疗中配合使用中医外治疗法,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唐田顺等《中医药治疗慢性运动损伤》中医药信息,.

2.韩晓实《中医在运动损伤的康复中所起作用》河北医学,.

识别下方







































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wlc.com/tpczl/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