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灸坊艾灸疗法及注意事项
汉灸坊
艾灸的疗效艾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首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盆腔炎、前列腺炎、颈椎病、肩周炎、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的养生保健以及美容功效。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很多女性的长痘、长斑、虚胖等问题通过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注意事项和禁忌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1、艾灸前、后应都喝一杯高于体温,有点烫嘴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2、在艾灸的前后,甚至艾灸的整个疗程,最忌讳喝冷水和冰水、最忌讳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时宜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3、艾灸后1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洗头、洗澡,如有特殊情况非要洗,要用高于体温的热水尽短时间内洗完。(如果有针灸、拔罐、刮痧的,建议6个小时后再洗头洗澡)4、艾灸过程中禁止吃东西,这样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对胃气也是一个挑战,有胃肠疾病的人更是如此。5、艾灸做完后应尽量避免直接被风吹避免风寒,尤其是冬天,应多批外衣、戴上围巾,注意保暖。6.做艾灸时,有时会起水泡,无需担心,这是邪气外排的表现,邪气排出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泡就是这个通道。小的灸泡人体可以自然吸收,大的灸泡可以用消毒过的针具刺破,用药用棉签拭干渗出的液体,然后每天用手温和灸,既可以消炎又可以促进愈合。7、有些人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乏力,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失眠等现象,不要惊慌,这表明阴阳正在调整,病邪正在外排,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8、有些人艾灸后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们人体是个整体,有阴阳之分,不可能只允许正气存在而把邪气都驱逐,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它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您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被逐渐地赶出体外了。(具体可参阅后面的“艾灸的返(排)病现象”)。9、饭后1小时内不宜艾灸(这点不绝对,如果吃的很少,没有饱腹感,则半小时后就可以灸);10、月经期间不宜灸(经量非常少的情况下可以灸)、孕妇禁灸。11、激烈运动后禁灸,过饥、过饱、醉酒,或大悲、大喜、大怒、大惊、大恐等情绪不稳定,或过度劳累者不宜施灸。12、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持续发烧之病人、术后伤口没复原者、精神病患者、没有自控能力的人、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患者不宜艾灸。13、皮肤过敏者、皮肤超敏感者禁炙,皮肤感染、发炎红肿、溃疡部位不宜施灸;14、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15、艾灸时应保持空气流通,并放松、安静身心,使气在全身均匀流通以达四肢末梢,并静心感受艾灸的热度传导和气血流通。16、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上午和中午阳气最盛,最适合灸,没有时间的可以下午或晚上,尤其是失眠的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17、施灸顺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这说的是施灸的顺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边,后灸右边。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18.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影响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19、艾灸调理身体、治疗疾病是一个过程,需要坚持,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不要觉得,反正艾灸能养生,能治病,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饮食了。20、艾灸的过程中,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些都是正常,因为各人体质不同,疾病程度不同,恢复能力不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艾灸见效的时间,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所有疾病,所以艾灸没有固定的见效标准,只要您按要求正确的坚持灸下去,必定能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美容养生的功效。还有治疗疾病心态很重要,选择了艾灸,就要相信艾灸能够帮您调理健康,如果您总在疑虑的状态下,那么即使艾灸有效果您也体会不到。
艾灸的返(排)病现象有人反应,为什么我艾灸后病情反而加重了呢?或为什么我原来好好的好像反而艾灸出病呢?在我们用艾灸治疗疾病的时候,50%以上的人,会有返病现象发生。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有返病现象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现象。其实艾灸做为一种中医治病养生的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寻病、治病、养生的过程。艾灸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发现潜在的疾病,当艾灸激发了人体的正气后,人体就有力气和身体潜在的疾病做斗争,这时体内的正邪之气在斗争,需要一个出口把邪气排出去,就会有症状反应,如艾灸后拉肚子了,原本不痛经的艾灸后反而痛经了,原来好好的艾灸后咳嗽了……这些看起来是生病的现象,其实是人体正气在和邪气做斗争,赶走邪气的表现。可惜的是,很多人一看到这些现象就认为是艾灸把身体弄坏了,赶紧停止艾灸,并且又开始使用抗生素来强行消灭症状,这样做真的是前功尽弃了!我们的治疗理念是,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它会自己寻找出路。只要有出路,就比憋在体内要好,这样身体才会逐渐干净,当身体干净了,毒素少了,就会感觉身体轻松,面色红润,神清气爽,疾病就会好。以下是艾灸的排毒通道,也是可能出现的返病现象: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有人艾灸过程中或艾灸后,流鼻涕,打喷嚏,这是体内寒气外排的表现。2、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3、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4、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5、大姨妈出现暂时性失调,如提前,推后,经量增加或减少,经血颜色有改变,有褐色,黑色,暗红色血块排除。特别是有妇科问题的人,本身月经就不调的人,艾灸后,大部分人都会在大姨妈上有上述反应。6、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月经期就应该是排出的路径。7、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眼花、恶心、惊慌出汗、颜面苍白,是为晕灸,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8、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发烧的症状,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都会退热,而且降火气。9、有的人会有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牙痛等上火现象,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切勿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10、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11.做艾灸时,有时会起水泡,无需担心,这是邪气外排的表现,邪气排出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泡就是这个通道。一般人对灸疮化脓有恐惧心理,认为是感染怕变生他症。岂不知这正是灸疗的最神奇之处。《小品方》上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针灸资生经》说:“凡著艾得灸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太平圣惠方》上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针灸易学》说:“灸疮一发,去病如抓。”这就是说直接灸必须化脓,病才能痊愈。很多人的灸疮是发生在患处,就是我们艾灸的部位会发生灸疮,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的灸疮会发生在肢端,有的人会发生在上肢,有的人会发生在下肢。小的灸泡人体可以自然吸收,大的灸泡可以用消毒过的针具刺破,用药用棉签拭干渗出的液体,然后可以用手温和灸,不要再使用艾灸器,等泡痊愈后,可以继续使用艾灸器。如果泡在关节活动部位,要等待结痂后再灸,关节部位不容易愈合。12、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
艾灸的灸感艾灸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阶段人体出现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灸感”。灸感是人们在做艾灸时自我所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气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体质可以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灸感。这些灸感出现时是多样化的,有时象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象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根据这灸感的不同变化,可以总结为在施灸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三种不同效果。每个人的灸感出现时间也各不相同,也许有的人灸1、2次就出现灸感,有的人灸1个疗程还没出现灸感,人体本来就是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感受力也不一样,没有固定的标准。第一时期为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第二时期为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第三时期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所以灸感的出现与否,主要与被施灸者的正气强弱有关,又与施灸者的操作手法有关,也与施灸的环境有关,还需被灸者用心慢慢地才能体会感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wlc.com/tpcys/1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10块钱3天治好带状疱疹
- 下一篇文章: 夏花花nbsp养生蚕豆的功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