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遮百丑,中药里的美白高手
「最受欢迎的传统中医公号最具人气的中医养生社群」
中医经典
养生之道
膳食调理
国学文化
俗话说“一白遮三丑”,白皙肌肤是每位爱美之士(与性别无关)的毕生追求,近些年美白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而在中医的世界里,对美白却有更丰富的诠释。
《黄帝内经》中认为健康的面色当“白绢裹朱砂”,即健康美丽的肤色不仅仅是白,应该是白里透红。其实,这种要求是很高的,不仅仅是皮肤要白,更重要的是气血要足,人面部肤色只有在血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表现红润,是美丽,更是健康。如果气血不足或血流不畅将导致面色晦暗及色素沉着。因此“白里透红”的白皙,是中医美白的追求,中医也有不少方法可以让大家轻松获得白里透红的美肌。
美白先锋,以白为名中药的美白机制主要通过促血液循环改善肤色、减少黑色素含量、直接增白及抗氧化保护肤色。其实中药里有美白功效的药物很好认,只要看到“白”字开头的中药,你就可以多留意一下它是否有美白的功效。现在比较明确的有白术、白芷、白芨、白附子、白蒺藜、白茯苓、白芍、白苏、白果仁、白牵牛、白丁香、白僵蚕等。
——味苦,性温,对皮肤致病真菌,如雾状表皮癣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主面光悦,驻颜去斑。”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医圣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其叶色白味香,性辛、温润。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本经》上说它“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药,既可美白,又可美体。
——味苦、甘,性平且黏滑。外用可润滑肌肤,消除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如玉。《药性论》曰:“治面上斑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去暗斑。”它主要是润肤白面,去斑灭瘢,而且能医手足皲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药。
——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多面细,取其根茎。味辛、甘、性凉。《药性论》曰:“可治面上疮疱。”不但可治疗酒鼻症,而且美白肌肤。
——味甘、淡,性平。《本草纲目》曰“: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白茯苓既去斑白面,又牢牙乌发,可以延年益寿。
———又名刺蒺藜,其果实味苦、辛,性温,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及多种丰富的过氧化物分解酶,有明显抗衰老作用,可明目轻身,治疗白癫风。久用可祛脸上瘢痕,并让肌肤柔嫩润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去斑,洗瘢疮。”
一针出鞘,美不胜收针灸美容,就是运用针刺、艾灸的方法,补益脏腑,消肿散结,调理气血,从而减轻或消除影响容貌的某些生理或病理性疾病,进而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美容益颜的一种方法。针刺美容用针刺激一定的穴位,运用迎、随、补、泻的手法以激发经气,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面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美容施针侧重于增进机体代谢能力、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滋养容颜,选穴多以具有补益调和功效的穴位为主。
千呼万唤,美白秘方中国人向来认为“一白遮三丑”,从古到今,人们对于白皙肌肤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古代在宫里的女人们,能拥有白嫩的肌肤就是她们的追求。有了这样一群又有钱、又有闲的女人们对美的探索,也留给了我们后人很多的秘方。
七白膏就是这样产生于宫里的一味美白方,后流传于民间。相传在元代,张贵妃入宫时曾深得元帝的宠爱。但后宫佳丽如云,随着时光的流逝,就渐渐的被冷落于深宫中,终日难得见到君王的面。一天,元帝游后花园时,远远看见一位美人在树林中微步,这位美人的皮肤白胜雪,容貌非常的姣好,元帝忙召到驾前仔细打量,一看,发现竟是久未谋面的张贵妃。此时的张贵妃面色光悦,肤若凝脂。元帝看得目瞪口呆,急忙追问原因,张贵妃娓娓道出了奥秘。原来,她以七味能美白皮肤,且名中带白的珍奇中草药捣碎为末,配制成丸,于瓷器中磨汗涂面,达到美白滋养,嫩面防皱的功效。元帝听后大悦,此后命后宫嫔妃们均遵照此方养颜美白,张贵妃也再次获得了元帝的宠爱。不过人家可是帝王之家、后宫妃嫔,生活起居一应有人伺候的妥妥当当,上面提到的这些方子里有些药物取材不是很容易,制作起来也得费番功夫。汉古中医研究院中医团队根据现代人的生活特点,为大家推荐了一款可以方便使用的美白面膜,一周敷一两次,纯天然,价格不贵
此方后被收录于元代的《御药院方》,流传于世,名为“七白膏”。将以上各药物研成细末后,用鸡蛋清来调膜,效果更佳。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去即可,可每日用,也可一周2-3次。)用这款面膜时,刚涂上后,会觉得有微微发热的感觉,因为里面有些辛温的药,所以发热是正常的,一会会就过去了。
购买直通车,可长按下面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wlc.com/tpccs/1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容养颜哪些中药能让我们越来越年轻
- 下一篇文章: 看了这些,过期药你还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