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那些事儿免疫球蛋白测定的意
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分为IgG、IgA、IgM、IgD和IgE5种。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前浆细胞或淋巴细胞产生,在血浆和血管外体液中的分布大致相等。循环中的免疫球蛋白,每日约更换1/4。
健康成人每日合成免疲球蛋白2~5g,但在发生感染时,合成量可增加7倍。在机体患某种疾病时,可有1种或几种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或减低。因此,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实际临床意义,对评价机体健康状态及体液免疫功能有帮助。
免疫球蛋白具体测定内容
1免疫球蛋白G(IgG)
7.6~16.6g/L。
增高: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门静脉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IgG型骨髓瘤、某些感染性疾病、lgG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减少:见于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非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某些白血病、烧伤、变应性湿疹、天疱疮、肌紧张性营养不良等。
2免疫球蛋白M(IgM)
0.48~2.12g/L。
增高:多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肝脏病、膀胱纤维化、海洛因成瘾者、冷凝集综合征、疟疾、放线菌病、支原体肺炎等。
减少:多见于原发性丙种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胃肠病、烧伤、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球蛋白A(IgA)
0.71~3.35g/L
增高:多见于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三联综合征、IgA型多发骨髓瘤、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膀胱纤维化、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脂泻病等。
减少: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免疫缺陷、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症、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瘤等。
4免疫球蛋白D(IgD)
0.01~0.04g/L。
增高:见于胶原性疾结缔组织单核细胞性白血病、IgD型骨髓瘤、某些肝病和少数葡萄糖球菌感染者。
减少:多见于丙种球蛋白血症、各种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5免疫球蛋白E(IgE)
0.~0.g/L。
增高:见于寄生虫感染、肺支气管曲霉病、药物过敏、IgE型骨髓瘤、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减少:见于某些运动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非IgE型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免疫功能不全等疾病。
免疫球蛋白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抽血前避免剧烈运动,禁止服用免疫抑制剂和注射各种动物免疫制剂及使用含荧光或代谢后可产生荧光的药物。
(总编:贾海英编辑:车承华校对:王珍)
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编校,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北京那家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kmwlc.com/tpccs/1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头屑还是脂溢性皮炎
- 下一篇文章: 密尔舒推管式凝胶nbsp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