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草知性鱼腥草
中药属性
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又如复方鱼腥草片(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
1、抑制流感:鱼腥草全株均可入药,对流感病毒、肺炎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有解毒、清热、镇痛、止咳、顺气、健胃等医疗作用,外用可治疗疥癣、湿疹、痔疮等症。
2、乌发:鱼腥草可促进头发生长,合白发变黑,且有滋补强身之效。
3、抵制细菌:鱼腥草中含于腥草素等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4、增强免疫力:鱼腥草素和鱼腥草煎剂均能明显促进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进机体免疫功能。鱼腥草所含大量钾盐有利尿作用。
5、改善毛细血管脆性:鱼腥草能改善毛细血管脆性、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冉生,有助于镇痛、止血、止咳,作为药物主治肺炎、百日咳、气管炎、乳腺炎、中耳炎等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药品简述
:鱼腥草
:YúXīnɡCǎo
:herbahouttuyniae
:HouttuyniacordataThunb.
:折耳根、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朱皮拱。
:性微寒,味苦。
①《别录》:味辛,微温。
②《履巉岩本草》:性凉,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
④《纲目》:辛,微温,有小毒。
⑤《医林纂要》:甘辛咸。
:归肺经、膀胱、大肠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热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①《别录》:主蠼螋溺疮。
②《日华子本草》: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
③《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④《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⑤《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痁疾,解硇毒。
⑥《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肠炎。
⑧《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⑨《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⑩《现代实用中药》: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
⑾《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⑿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禁忌症状
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临床应用
1.治疗肺炎:取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煎至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3~4次,痰粘稠量多时,并用5%鱼腥草煎剂喷雾吸入。治疗28例肺炎(大叶性肺炎11例,节段性肺炎8例,片状阴影8例,轻型支气管肺炎1例),细菌学检查均证实为细菌性感染,并除外过敏、病毒及结核因素。所治病例均于发病后24小时至3日内开始服药,直至X线照片上阴影完全吸收为止,不加用其他药物。结果26例痊愈。阴影在服药后5~22天内吸收(平均9.4天),白细胞恢复正常平均3.9天。另有应用1:1鱼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7~10天为一疗程,治疗肺炎12例,痊愈9例。用鱼腥草干燥叶粉制成%煎剂进行细菌敏感试验,
鱼腥草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状球菌有一定抑菌作用。鱼腥草合剂在肺炎球菌的培养基上或试管内均无直接杀死或抑制肺炎球菌生长的作用,认为它对肺炎球菌的作用,似应以神经学说来解释。抗菌素在体内的作用原理与它们在试管内对细菌的作用不是等同的,除抗菌作用外尚有生理的防御性作用。
2.治疗肺脓疡:用鱼腥草(干)每天1~2两,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煎一沸即服用(不宜久煎)。治疗5例小儿肺脓疡,最短者用药1周,脓疡即吸收,仅留轻度胸膜增厚,一般均于2周完全吸收。发热于用药后2~8天下降至正常。在疗程第2~3天起大部患儿均出现较剧烈之呛咳,咳出大量脓痰,5天后咳即减轻,不再有脓痰,1周后仅偶有咳嗽。采用该品治疗能使痰臭味减轻,血象可在10天内恢复正常。如用鱼腥草30克,桔梗16克,加水毫升,煮沸10分钟过滤,分3次服,疗效亦佳。或用鱼腥草注射液,每次肌注5毫升,每日2~3次;同时口服鱼腥草、鸭跖草、肺形草各1两的煎剂,成人每日1剂,小儿酌减;倘有咯血、咳嗽等症,可对症治疗。16例肺脓疡,治愈9例,好转7例,疗程2~6个月;化脓性肺炎3例,全部治愈,疗程10~30天。文献曾报道用鲜鱼腥草2两捣汁内服,每日2次,治疗1例肺脓肿合并脓气胸患者(不兼用任何抗菌素,不抽液),治疗第2日痰量显著减少,咳嗽、气急明显缓解,并能起坐,治疗第3天即能下地散步;共服药10天,摄片复查,两侧脓气胸均基本痊愈。
3.治疗慢性气管炎:先取桔梗15克,加水约毫升,文火煮沸10~20分钟,而后加入鱼腥草20克,再煮沸5分钟,过滤取汁毫升(如不足毫升,可以蒸馏水或沸水冲洗残渣补足)。每次20~30毫升,日服3~4次。服药后咳嗽、咯痰均减轻或消失。或用鱼腥草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分注2~3个穴位(主穴:定喘、曲池);同时配合拔罐或针刺(主穴:身柱、膏肓)。2周为一疗程。通过例的观察,对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均有效者占97.4,其中单独使用鱼腥草穴位注射的效果,不如穴位注射再配合拔火罐或针刺治疗者佳。鱼腥草的提取物-鱼腥草素,已能人工合成,可以制成片剂及注射液。片剂含10~30毫克,日服3次,每次2~3片;注射液每次肌注4毫升(含量8毫克),每日2次,均以10天为一疗程,可用两个疗程。鱼腥草制剂也可与三脉叶马兰或鹅柴浸膏片(鹅不食草及柴胡)合并应用。经数百例临床观察,均以单纯型的疗效较好,喘息型较次。使用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少数病人服药后偶可出现头晕、胃部不适、心窝部烧灼感等,不久能自行消失。
4.治疗百日咳:用1:1的鱼腥草蒸馏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天。取穴:双肺俞、曲池;气喘加定喘,痰多加膻中、丰隆,出血加脾俞。治疗52例,治愈32例,好转18例,无效2例。一般1~2疗程治愈(阵发性痉咳完全消失)。
5.预防钩端螺旋体病:鱼腥草片,每次5片,日服3次(共含生药5钱)。于"双夏"农忙接触疫水频繁期间连服2~3天。停药3天再服。
6.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用鱼腥草注射液(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15毫升,注入关节腔内(先抽尽关节腔脓液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每隔2~3天1次;同时肌肉注射5毫升,每日2次。患膝应加固定以限制活动。上法共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3例,分别于7.10.12天症状消失,痊愈出院。关节腔注入鱼腥草注射液,一般1~2次后即能控制症状。
7.治疗皮肤科疾患:取鱼腥草1斤,加水3斤,得蒸馏液1.5斤,局部外敷。共治疗单纯疱疹、脓皮病、疖痈及创口感染50例,有效48例,无效2例。其中以对单纯疱疹效果最好。部分病例于外敷同时,再用上述溶液内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
8.治疗慢性宫颈炎:采用人工合成的鱼腥草素行局部治疗。一0.4%鱼腥草素水溶液:用时先以0.1%新洁尔灭液棉球拭净宫颈分泌物,揩干,阴道后壁放凡士林纱布1块保护,再取棉球1个浸水溶液置宫颈糜烂处,每天上药1次,5次为一疗程。1周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月经期暂停。治疗73例,痊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6.7%。二鱼腥草素片:每片含鱼腥草素10毫克,每天放1片于子宫颈糜烂处,5次为一疗程。教给病人自用。治疗11例,痊愈3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鱼腥草蒸馏液也可用作局部治疗。
此外,根据报道例24种急慢性炎症的临床治疗观察,鱼腥草除对呼吸道炎症有效外,对其他急性炎症如急性结膜炎、睑缘炎、丹毒、尿路感染等疾患,也有一定疗效;对慢性炎症则疗效较差。
9.抗核辐射作用:历史上,鱼腥草曾作为一种救命草,拯救了许多遭受原子弹之害的广岛无辜平民。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人类战争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许多暂时生存下来的人都得了放射病。在缺医少药和西医医治无效的情况下,当地居民纷纷采集鱼腥草自救。服用者中有11人幸存,以后都健康地生活着。这11人中距离爆炸中心最近的只有米,最远的米。有一对亲姐妹,姐姐在爆炸当天出现高热和鼻衄,3天后陷入昏迷,其母给她服用鱼腥草,此后她连服一年,身体完全康复。而妹妹在爆炸时身体尚好,未服鱼腥草,一个月后突然出现发热、脱发、腹泻、出血等放射症,处于濒死状态,这时她开始自服鱼腥草,最终也摆脱了死神。医院接受正规的西医治疗的病人,大多于发病二周后死亡。
10.治疗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11.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12.治疗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13.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鱼腥草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14.治疗肾病综合征:鱼腥草(干品)~克入开水0毫升,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3日。
15.治疗感冒发烧: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选方偏方
1.常用选方
1.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2.治肺痈: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3.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15克。研末,桑枝50克,煎水冲服药末。(《江西草药》)
4.治肺病咳嗽盗汗:侧耳根叶克,猪肚子一个。将侧耳根叶置肚子内炖汤服。每日一剂,连用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5.治痢疾:鱼腥草30克,山查炭10克。水煎加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6.治热淋、白浊、白带:鱼腥草40~50克。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7.治痔疮: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熏洗,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滇南本草》)
8.治慢性鼻窦炎:鲜蕺菜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蕺菜35克,水煎服。(《陕西草药》)
9.治痈疽种毒:鱼腥草晒干,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已成脓者能排脓(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10.治疔疮作痛:鱼腥草捣烂敷之,痛一、二时,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愈。(《积德堂经验方》)
11.治妇女外阴瘙痒,肛痈:鱼腥草适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12.治恶蛇虫伤: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处杵烂敷之。(《救急易方》)
2.疾病配方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4.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该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化脓性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状荨麻疹、慢性咽炎、肛肠病、前列腺炎、红斑狼疮、血管瘤、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
5.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又如复方鱼腥草片(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
3.常用方剂
1.治疗肺脓疡: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
2.治疗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3.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4.治疗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5.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鱼腥草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6.治疗肾病综合征:鱼腥草(干品)~克入开水0毫升,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3日。
7.治疗感冒发烧: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4.单方验方
1.扁桃体炎、咽炎:鲜鱼腥草泡水当茶饮,或烹食炒熟当菜吃
鱼腥草
2.尿路感染,尿频涩痛:取鲜草50克或干品30克,煎服。
3.肺脓疡:鲜草洗净炒菜吃,或用鱼腥草5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4.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用鱼腥草30克,甘草6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5.多种皮肤病:用鲜品捣汁涂敷,或煎汁口服,均有清热消肿、除痱止痒的作用。用全草煎水外洗治天疱疮、脚癣。
6.痈疖发背、疔疮肿毒(不论已破溃或未破溃):用湿纸包裹鲜鱼腥草,置于灰火中煨熟,取出捣烂,涂敷患处。
7.子宫内膜炎、宫颈炎、附件炎赤白带、及小腹痛:鱼腥草30~60克,蒲公黄、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8.毒蛇咬伤:取鱼腥草62.5克,盐肤木根31.25克,黄仔叶根15.6克,飞扬草31.5克,煎水外洗用于毒蛇咬伤。
9.心动过速,无血压:鲜鱼腥草一两,煎汤后冲蜂蜜15克内服。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wlc.com/tpcby/9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能说的犬猫皮肤病,都在这里了
- 下一篇文章: 如何与不死癌症银屑病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