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中国文化独异而优秀的精神特质,为其内在生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文化在发展演进的进程中不断吸纳、融会其他文化系统的优秀成份,为其增加了新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现代中国文化注入了更加强健的生命活力。●只要我们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中国文化一定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成为人类现代多元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元。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它面向未来还有没有源于本身的内在生命力?这是一个至今仍见仁见智的问题。今天,虽然愈来愈多的人不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抱二元对峙的态度,但仍有一些人以西方文化为基本尺度来衡量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面向未来已没有内在生命力的观点时有所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内在生命力问题,确有进一步加以讨论的必要。这是一个触及能否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的重要问题。在我看来,中国文化不但在过去的发展中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面对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走势,仍然具有强健的生命力。这最少有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中国文化独异而优秀的精神特质,为其内在生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人类文化从分散的“民族历史”阶段走向统一的“世界历史”阶段的进程中,西方文化一直是世界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与此相应,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非西方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被笼罩在西方文化的阴影之中的。但是,即便在这1进程中,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异而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是为包括很多西方有识之士在内的人们所承认的。在西方思想文化界,固然有以韦伯等为代表的漠视中国文化者,但倡扬中国文化之价值意义者一样大有人在。从16世纪后半叶以后曾席卷欧洲的“中国热”、启蒙时期狄尔泰等当时欧洲的一流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大力推重,到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李约瑟(自号“丹道子”)、南乐山(以“波士顿儒家”自任)等英美思想家表现出来的对中国文化的认同,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亨廷顿之所以在“文明冲突”论中将中国文化看做是非西方文化中可能与西方文化产生剧烈冲突的主要对象之一,事实上也是以对中国文化的独异特质的认肯为条件的。应当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一起被公认为人类3大主流文化传统之一,正是由于它像另外两种文化传统一样,有着本身独异而优秀的精神特质。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外化。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必定触及人与终极存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社会、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和人之身心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主体内容。概括而言,具有深厚的思想积淀与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化,在其长时间的绵延发展中,在上述方面均体现出了本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构成了富有特点的思想主题、思惟方式、价值系统乃至言说方式,从而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因此,中国文化不但对人类的生命存在与精神心志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作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回答而具有了普遍性意义,而且面对必须集中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智慧才能解决的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乃至危机,亦有其重要意义,因此与当代人类的人生与社会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现实关联。正是中国文化独异而优秀的精神特质,为其内在生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文化在发展演进的进程中不断吸纳、融会其他文化系统的优秀成份,为其增加了新的生命力。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一直保持了很是开放的心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外文化的交换史。正是在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对外来文化系统优秀成份的融会、吸纳中,中国文化不断增强了本身的内在生命力。在古代,崇“有”而质“实”的儒家文化,曾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吸纳、融会了产生于印度、重“空”而尚“虚”的佛教文化,不但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存在形态,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其形上智慧,结出了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葩。在近现代,虽然中国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社会与文化的现代化历经曲折,人们对作为人类近现代文化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而言,自19世纪中叶真正意义上的中西交通以来,中国人可以说是以很是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异质的西方文化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现代中国文化注入了更加强健的生命活力。因此,立足于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特质及其发展历程的理性检讨,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保持足够的信心。固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作为一个迄今为止依然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进程中的文化系统的中国文化有其本身的内在局限,更不是主张要“用中国文化去解救世界”。我们所强调的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走势,只要我们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中国文化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成为人类现代多元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wlc.com/tpcby/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