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谈养生学一点养生,祛病延年
喝杯山楂水
山楂煮水,当茶喝,最好是饭后喝。
“山楂可以降压,软化血管,老年人如果有高血压、血管硬化一类的慢性病,可以每天喝一杯山楂水,没有病的,喝山楂水可预防。”刘炳权说。
刘教授预防脑中风还有一招:先用一盆冷水洗手,再用一盆热水洗手。手是三阳、三阴经走过的地方,一冷一热对脑血管有反射作用,可以预防脑中风。
“养目经”--扣眼球
“养目经”:每两个小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地扣(覆盖轻压)眼球,每次扣几秒钟;近距离看东西后,一定要望远,放松眼睛。十年前,刘教授戴度数很高的老花眼镜,现在,老花镜摘去了,眼睛越来越好。
注意饮食预防耳鸣,平时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紫菜、菠菜、黑木耳;注意食疗补锌,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补充维生素A、E,特别是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鱼肝、蛋黄。“老人血压过高可使血管粥样硬化,进而累及耳蜗血管硬化,摄入维生素D能降低血压。”
健身巧施“化脓灸”
艾灸,可以提高肌体的抵抗力。有个香港乳癌病人,术后两次复发,扎了化脓灸后肿瘤消失了,没再复发。
《针灸资生经》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这种灸法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灼伤皮肤后,使之起疱、化脓,最后留有瘢痕,灸疮化脓以防治各种疾病。目前,化脓灸常用于哮喘、慢性肠胃病及体虚的调理,特别是能提高老人的抵抗力。
每天都吃阿胶,红枣和桂圆来代替肝脏补血。这三样是补血圣品,桂圆少吃,一天三粒,红枣10-20粒,阿胶早晚都要吃,一天两遍。
绿茶常喝,加点当归和黄芪,补血补气,一定要大量的喝水。眼睛不舒服再加枸杞和白菊花。
每天睡前使劲捏捏腋窝,大臂还有肋骨两侧,这是通过疏通经络,心情舒畅。
泻肝火可以用泡脚的方法,也可以自己按摩,按摩大手臂,腋下,还有身体两侧的肋骨。
口腔异味,中医认为口臭是胃的原因,有虚火,而肠胃功能不好,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造成,不建议吃降火的东西,而是从心理上进行调节,使紊乱的肠胃恢复正常。同时要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肾脏功能。
脾虚的表现是,食欲不振,神倦乏力,严重的情况会内脏下垂,脱肛。肺虚的表现是,少气懒言,容易出虚汗,肾气虚则腰酸,三者合在一起被称为气虚。
气虚脸颊就下垂,越虚垂得越厉害,直到五官内脏都下垂。气虚是所有虚症中,最容易补充的身体能量。少说话,少提重物,多休息睡眠,都能补充元气。因为气能产生血,所以补气就能补血。
山药补气健脾胃,养阴益肺,补肾固精,把脾脏,肺和肾脏都补了,确实值这个钱了!阴虚亏损的人容易咳嗽,可以用它煮汤当水喝,可以治愈虚劳咳嗽的毛病。山药因为益肺,而“肺主皮毛”,所以山药可以滋润皮肤。虚弱羸瘦,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过劳和疾病后体虚,都要多吃山药,可以强壮身体,抵抗衰老。
但应该注意到的是,它滋阴的同时助湿邪,所以我在吃完它之后,肯定要吃祛湿的东东,像薏仁,茯苓。不加冰糖,直接水煮山药,把山药打成浓浆,然后煮开就当水喝,不喝多,喝完之后,再喝水就加薏仁粉。
大米也是补气的,一定要每天都吃米饭,脾胃健康就靠它呢!脾胃虚寒,心烦口渴,就喝大米稀饭就行。中医书上说“稀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好东西,还有大枣,蜂蜜等。皆补脾,益虚损,令人好颜色。
抗衰老
补气和补血是相辅相成。单纯补气而不补血,就像烧得很旺的炉子上放了一个空锅,补血就是在锅里放入美味。补气的食物,还是要强调最重要的米饭,其它的要注意多吃土豆,红薯,红枣和蜂蜜。香菇虽然也很好,但有皮肤病的要注意少吃,不要空腹吃。
补血就一定要吃阿胶,冬天吃效果最好。补血的同时滋补阴虚,消除内热,补肺虚,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因为是血肉有情之物,滋补效果更明显。脸色不好看,就要靠它了。不过建议除了以上两味之外不要再多加东西,顶多再加味桂圆足够了。
阿胶用黄酒浸泡,黄酒温胃,而阿胶质黏腻,两个正好相助吸收。补血的同时建议多吃甘蔗,胡萝卜,菠菜,桂圆和豆浆,都是补铁的食物。不推荐红糖,过甜伤脾,脾虚则面色发黑。
两个要经常吃的好东西!银耳和黑木耳,古时候都是皇家的营养品。黑白木耳的营养丰富,成份大致相近,都含有丰富的胶质。胶质对于女人很重要!
黑木耳蛋白质含量与肉相同,铁的含量是鱼肉的70倍,是菠菜的20倍,是猪肝的7倍,黑木耳是一味重要的补血食物。
黑木耳能够阻止有害脂肪在血液里的停留,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从吃进身体里开始,就从气管开始,从上到下的,包括肺,胃,肠道,血液,身体里的灰尘,二手烟灰,不好的异物,环境污染物,全都能带出体外。身体里面也能洗澡。
黑白木耳有很强抗癌功能,并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银耳要买黄色的不要白色的,润燥,润肺,和血,阴虚火旺体质就要指望它了。
补阴的食物除了梨,甘蔗,黑芝麻,豆浆,银耳,百合,这些偏素的之外,荤菜推荐鸭子,不光滋阴清热,还有利水的功能,夏天吃它可以防止妇科炎症的发生。太多的疾病都是因为体内废水到处乱跑,所以多吃吃薏仁没坏处。
阳虚必须摄入大量肉类,荤一定要吃。牛羊肉是一定要吃的,这两种肉摄入后,不会产生湿气,脂肪含量也少,能量和铁都含量足够高。
冬天一定要多吃羊肉。羊肉能够大补虚损,补益元气,能治疗肾脏阳虚,温补暖身,能够治疗脾胃虚寒,即虚寒体质要多吃,健胃壮脾,对脾肾都非常有好处。虚劳瘦弱的体质多吃羊肉可以使人强壮。
核桃治疗肾虚腰痛,耳鸣,滋补肝肾脏,能够治疗肺虚寒,改善肠道便秘,滋润五脏。长久服用,皮肤细腻光滑,头发乌黑有光泽,延缓衰老。
除了牛羊肉之外,其它的温补阳虚的食物,阴虚火旺体质的人都要少吃。
脾胃通过经脉相关联,脾胃功能好的人,肌肤一定是滋润,丰腴的。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枯瘦,皮肤没有光泽,则脾胃功能不好,所以身体气血不足。脾脏的健康状况也可以从嘴唇的颜色来看,如果是深红色,是内热,浅红色,是虚寒,嘴唇皮肤很干燥,是体内津液不足。
不善保养,脾脏失去统血功能之后,皮肤就会干枯发黄,虽然皮肤自然的颜色是黄色,这里的意思是焦黄色。首先是脾气虚,然后再发展成为脾不统血。身体内的元气和脾胃消化的食物一起生产出血液,首先就是要保证正常健康的饮食。
如果脸色发黄,就一定要常常吃芋头。紫色的芋头对脾胃最好,造血,统血效果好,能够使皮肤和肌肉润泽丰腴。还有一道食补方,春夏秋冬坚持吃,非常有效,就是菱角,土豆,红豆,山药,茨实,莲子,红枣和大米一起煮熟,这些饭全是补脾脏的,能够造血,逐步改善肤色。
脸色萎黄是从气虚发展而来的,除了情绪,疲劳的因素之外,不吃米饭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为了能有一个好脸色,每天至少吃两碗米饭。
漫谈老人养生
人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食物,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的退行性变化,更需要适时补充营养与热量。目此,以“食”养生就格外重要。
《内经》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曰:“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意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高度概括了食物对人体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他指出“食物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衡,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在他长期的医疗生涯中,积极推行饮食疗法,每获良效。他说:“医者当领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主张人在无病之时就要注意饮食摄养,有病后当先以食疗疾,尽量减少和避免药物对人体造成的药源性危害。他认为“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并倡导老年人宜“淡食”,指出饮食五味过浓对人体健康不利,提出“食五味,必不得暴嗔,须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即应少吃多餐,并讲究饮食卫生,不吃生菜、生米、及变质食物,不饮浓酒和注意饮食宜忌。他还要人们按四季时间变化,行增减五味之法,以调养五脏之气:“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损咸增苦,以养心气。”即老年人要学会顺时养生之法,,以养肺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损咸增苦,以养心气。”即老年人要学会顺时养生之法,春暖宜平补,夏热宜清补,秋燥宜润补,冬寒可大补。
就餐时应注意十个问题:
1、饮食勿偏“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
2、食宜清淡“味薄神魂自安”;饮食要“去肥浓,节酸咸”;“薄滋味养血气”。
3、饮食有时“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饮食调和,百病不生。”
4、适温而食“食宜温暖,不可寒冷”;“食饮者,热勿灼灼,寒勿沧沧。”
5、食要限量“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登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
6、食宜缓细“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滋养肝脏;脾胃易于消化,不致吞食噎咳。”
7、进食专心“食不语,寝不言”。有利于胃纳消化。
8、怒后勿食“人之当食,须去烦恼”;“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良好的精神状态于保健有大益。
9、餐后保健“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令津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而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
老年人的饮食特点
老年饮食养生,是从老年人代谢特点出发,合理饮食,滋养五脏,补气养血,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其饮食应具有以下七个特点:
1、宜素忌荤,老年人长期过食荤腻食品,容易罹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病症。因此,老年人在膳食上应忌大荤,宜多吃各种蔬菜与五谷。
2、宜鲜忌陈,鲜与陈是指食物质量的好与坏。新鲜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多,而且味道鲜美,既能诱发老年人食欲,又便于消化吸收。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减退,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在饮食中应忌食一切腐败变质的食物及腌制食品。
3、宜少忌多,老年时期胃肠道消化功能降低,如果饮食过量,极易造成胃肠负担过重,出现嗳气、腹胀、腹泻等症状。饱餐可损害脑功能,促人衰老。古人说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活动量的大小、热能消耗的多少等具体情况,实行少而精、少吃多餐的原则。
4、宜软忌硬,老年人由于肾气虚弱,牙齿松动无力,可使胃肠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在饮食上以松软为好,不吃油炸火烤类坚硬食品。在食物烹调上,以蒸、煮、炖、烩为主,有助于消化吸收。老年人以食粥养生最佳,尤其是早餐食粥,有利养胃。
5、宜淡忌咸,老年人食欲降低,故而在食品的烹调加工上除注意色、香、味俱全外,还应宜淡忌咸。饮食过咸会使钠离子在人体内过剩,引起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升高,造成脑血管障碍。老年人应严格控制盐量,每人每天以3克左右为宜。老年人在饮食上,还应忌过甜、过辣的食物,防止身体发胖或胃肠受刺激。
6、宜温忌寒,老年人多属虚寒之体,故每到冬季普遍感觉怕冷和四肢不温。在深秋和冬季,宜选择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食品与药膳等,以利保养元气,热天要少食生冷食品,尤其是冷饮,谨防损伤脾胃,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病症。孙思邈对寒温适度提出测量的方法:“热无灼唇,冷无冰齿。”中医认为阳虚寒证,应禁忌生冷寒凉性食物;阴虚热证,应忌辛辣烟酒及其它热性食物。
7、忌烟忌酒,老年人饮酒吸烟,则害多利少,酒能使人体的组织器官受损害,降低智力和加剧痴呆症状。长期酗酒可引起胃和肺的出血与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
内容来源于网络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触动了你,同时对您的朋友可能也会有所帮助,请分享给他们喔!转载请注明:http://www.kmwlc.com/tpcby/1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周精选执业医师试题
- 下一篇文章: 泗安话皮眼周的小白疙瘩到底是脂肪粒还